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静入定(第1页)
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🎁黑料不打烊看片
第171章大静入定
霍祈未曾深想,只将那些捕风捉影的闲话三言两句带了一遍,才正色道:“所以我才斗胆猜测,西佛堂里是不是还藏了什么密道?”
“没有。”
沈聿宁嗤道,“宫中处处都要打通密道为己所用,神仙才能做到。”
这话说的也是,若宫中真那么容易挖通各处地道,那些谋逆的歹人大可直通兴庆宫,直取孝文帝性命了。
霍祈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,“那你当真熬了三天三夜不曾进食?”
“当真。”
沈聿宁好性子地答。
霍祈目光划过他手腕上的那串紫檀佛珠,上面刻着金漆镶嵌的六字梵文,在油灯的映射上熠熠生光。
她踌躇了一会儿,道:“殿下当真心诚,只是于礼佛一事上,只要心存恭敬,便百无禁忌。禁食这样的法子,却是有些伤身子了。”
沈聿宁听着女人温软的话语,思绪却骤然飘远。朦胧夜色里,他脸上惯常带着的那种漫不经心的冷意尽数褪去,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陷入漫长回忆里的沉寂和落寞。
沈聿宁于西佛堂闭关,整整三日未出,滴水未沾。而他闭关那日,正是三年前的秋菊夜宴那日。
讽刺之处在于,那也是他自青州回宫以来,他母妃敬贵妃的第一个忌日。
大齐上到七旬老妪,下至三岁小儿,皆知秋菊夜宴乃皇家一年中最大的盛事。每逢此日,宫城中必定点灯吟诗,玉殿笙歌,群臣后妃觥筹交错,就连一向困苦的宫女太监都能讨得一碗上好的佳酿。
那日,天才刚亮,孝文帝身边的李德诠便亲临扶云殿,笑里藏刀:“七殿下,陛下特意吩咐奴才为您送这皇子龙褂。您远离京城,在青州蹉跎数年,如今好不容易回来了,定要穿上这龙褂赴宴,叫人不敢轻视您半分。”
“若本王不去,又如何?”
沈聿宁冷嘲道。
李德诠是跟在孝文帝身边的老人,在他眼里,沈聿宁左不过是一个长年失势的皇子。三年前自请去往青州,不过是揽了个管贸易转运的差事。这样的皇子,纵有太后怜惜教养,也不过强弩之末。
他闻言,只老成地笑:“陛下一向仁厚,自然不会对您如何,只是心中难免失望。”
景安宫当时的大太监是刚被指派过来的,对陈年旧事一概不知,竟蠢到以为李德诠此番前来,是因为孝文帝想替他撑撑脸面,好叫人明白,这位七皇子即使远离权力中枢数年,却并未失去皇帝的圣心。
见他不为所动,又唯恐他得罪了李德诠,大太监当即擅自作主,替他从李德诠手中接过那龙褂,“殿下,这可是莫大的恩宠,奴才当真为您高兴。”
他冷冷瞧着这一切生,只觉无比讽刺。
人死灯灭,生者却还带着死者的遗志和记忆活着。
皇帝这么做,不过是为了逼他服从,逼他在生母忌日那日也要在人前强颜欢笑,以此报复那个早就咽了气的女人,将她彻底在世上抹杀。…。
皇帝要的就是,宫城处处喜气洋溢,却无人记得曾有一个女人,悄无声息地死在了这峨峨高门内。
沈聿宁本不信神佛,更不会为求神佛庇佑便禁食祷告。可那日,除了清静的佛堂,竟无处可避。他的落寞和失意,在那些笑脸前,也成了一种罪孽。
他去了西佛堂,闭关前,他吩咐程畅:“本王要在西佛堂为大齐祈福,不想见任何人。”
多么天衣无缝的理由。
纵使他违抗圣旨不去赴宴,皇帝也无法指摘他的行为。毕竟,在世人眼里,比起在秋菊宴上点灯吟诗,在佛堂里枯坐祈福,倒是显得诚意更足。
程畅便也按照他的吩咐做了,竟连太后派来送膳的6姑姑都不敢放进来。
有人道他心诚,也有人笑他竟用如此幼稚的方式同天子置气。
只有他知道,在佛祖的注视下,他的恨意和寂寥才终于有了一处安放之地,大静入定,才一时忘了吃饭饮水。
长久的沉默,霍祈察觉到了沈聿宁的失神,“殿下?”
沈聿宁忽地回头睨她一眼,语气揶揄:“你这是在关心我?”
说来也巧,他和霍祈第一次面对面,却是在去年的秋菊宴那日。他没有再入佛堂,只是百无聊赖地躺在梧桐树上看月亮。而这个看似沉静的女人,如滔天巨浪,突然出现在他面前,竟也让他忘记了失意。
霍祈抿了抿唇道:“算是吧。”
🎁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