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明末工程师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百章 东洋南洋(第1页)

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🎁黑料不打烊看片

李植想从海洋贸易上赚钱,必须用最好的武力保护自己的船只。选锋团的老兵战斗经验丰富,自然是李植带上船的选。

李植上了船,站在尾楼顶上喊道“开蒸汽机!”

船上的总管跑下尾楼,把李植的命令传递给了管理蒸汽机的工匠。工匠们听到命令,便把煤翻开,在蒸汽机下面烧了起来。火越来越旺,那蒸汽机出巨大的响声,一点点开动起来。

明轮渐渐转动,一片片桨片拍打在海面上,拍出阵阵浪涌。船只在明轮的驱动下,一点点向深海开去。

李植的蒸汽机轮船,成功了。

船上的水兵们齐声欢呼,喊叫声震。

新星号越开越快,向外海驶去。船上的向导跑了出来,从船头扔了一块木片下去,然后跟着木片跑,计算木片到达船尾花费的时间。算了一会,他有些惊得不出话来,愣了好久才大声朝船员们喊道“一个时辰能跑六十里。”

船上的老船工听了向导的话,更是一个个目瞪口呆,这不用桨不用帆,靠两台机器就能跑六十里一个时辰,当真是匪夷所思。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木质帆船跑得很慢,即便是顺风,从津出到倭国平户最快也需要十余。

按这艘蒸汽机船的度,岂不是六、七就能到达倭国,半个月就能往返一次?这船不需要风帆就能跑,那岂不是一年可以往返倭国几十次?

更别提船跑得快带来安全上的提高了——遇到海贼,开足马力跑了就是了,风帆船绝对追不上这艘蒸汽机轮船。

所有人都敬畏地看着李植,佩服大都督的神奇明。

李植看所有人鼓圆着眼睛看着自己,笑了笑,挥手道“炮手就位!”

七十多名炮手跑进邻二层甲板,开始操炮。新星号船头船尾各有大炮一门,两舷各有大炮九门,合计二十门大炮。一门重炮配八个炮手,操作一舷的九门大炮需要七十二名炮手。

十八磅重炮被装上了炮弹、火药和引药。炮长调整火炮仰角和角度,瞄准了距离新星号三百米外的一支破旧渔船。那支破渔船是李植让人开出来做靶子用的。

新式的燧点火的大炮不再点火绳,炮长抓着一根绳子准备射。

“开火!”

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,左舷的九门重炮开火了。在颠簸的海面上,大炮随着船只上下起伏,命中率比较低。九炮弹飞过去,没有一炮弹打中渔船。

船上查云克支援来的船工们没见识过这么大的重炮,齐齐趴在船舷边看大炮齐射,他们被大炮射击的轰鸣声吓了一跳,但此时见没一打中渔船,他们又摇头叹息起来。

新星号转了个身,换右舷的九门重炮开火。七十多名炮手转而操作右舷的火炮。大炮一门接一门地开火,这次有一炮弹打中了那支渔船,把渔船的整个风帆打碎了。

船甲板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。

舰炮在海上的命中率比较低。不过这也是渔船目标太,若是目标是几百吨的商船命中率会高得多。

李植一挥手,道“多买几艘报废的渔船来,炮手练习开炮!练到十中一为止!”

####

船只下海了,李植就开始采买各色物资,准备贩到倭国去。

此时中国的对外贸易,主要有南洋和东洋两个航道。

南洋就是去菲律宾、泰国、甚至印尼,这条航路距离较长,赚的是西方殖民者的银子

此时西班牙人占据菲律宾,此时称为吕宋。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掘了大量的银矿,十分富樱华人海商把丝绸、瓷器贩到吕宋的马尼拉去,赚鹰元比索,西班牙人再装船贩卖中华货物到欧洲,利润丰厚。

和荷兰人做买卖的也有,常常有商贩把货物贩到巴达维亚去,那里是荷兰人在印尼的殖民地。荷兰人号称海上马车夫,华人海商贩来的中国奢侈品被他们装船贩卖到全世界。

从南洋回程时候商船多带些胡椒、香料、珍珠之类的特产回程。李植刚穿越时候家里做的胡椒生意,货源地就来自南洋。有时候商贩会带些西方殖民者在非洲贩来的象牙和黄金。但比起物产丰饶的华夏,海外的商品可以贩回中国的并不多,商船回程带的最多的还是银子。

不过南洋航道方向在正南方,从广东、福建出距离更近,路程只有北方海商的一半,北方的商人竞争不过。所以南洋的海商多是广东、福建的商人。

另外一条航道,就是东洋倭国的航道。

所谓倭国就是后世的日本,此时大多数时候被称为倭国,但倭国人自称日本,于是渐渐也有人以日本称呼。倭国在中国东面,盛产白银、黄金和铜,所以物价很高。倭国的高物价导致大明的廉价商品在日本十分畅销,无论是什么商品,只要贩到日本去都有利润。

但倭国有一个人数很多的武士阶级,这个阶级是要穿丝绸衣服的,高级武士穿的武士服都是绢的,武士家族的女眷穿的也是绸罗。所以日本对中国的生丝需求很高,跑东洋的商船贩卖的大多是生丝,在启年间利润率能有百分之一百五十。

当然,随着日本的白银外流,中国的白银流入,这种巨大的价差逐渐减少。到了崇祯十二年,一担生丝的利润只有三、四十两。

从倭国贩回的船只,则大多携带铜、倭刀和俵物,当然带的更多的还是银子。不管是东洋还是南洋航线,都大量往中国输入白银。

对于北方的商人来,比起南洋,近在咫尺的东洋就近多了,北方的海商以跑东洋为主。

查云克跑的航线,就是东洋倭国航线。因此他配给李植的翻译只会日语,测量员只懂得东洋航线。在这些条件限制下,李植也没法跑南洋,之能走东洋。

李植第一次出海,也不知道什么东西在日本畅销,所以就什么都采购了一些。

李植买了五十担上好的登州白生丝,作价一百七十两一担。

李植此前听查云克上好的登州白生丝只要一百七十两一担,便也拿这个价钱去找那些大丝绸商人。

津是个南北货流集散地,什么东西都买得到。李植买生丝是让郑开达去买的,那卖丝绸的商人开始还不愿意这个价格卖给郑开达,郑开达是新面孔,要一百七十五两一担。结果郑开达把李植太子太保的名头一报,那商人吓得立即降了价。

除了生丝,李植还带上了二万匹纺织工厂生产的李家精布。

李家精布在大明大量销售会冲击大明民男耕女织的经济体系,李植不敢生产太多。但卖到日本去,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。未完待续。。

🎁黑料不打烊看片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